获取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能为企业带来哪些益处?
(1)*背书:通过认证的企业,在全国乃至全行业范围内,其服务水平得到了*认可,彰显服务良好地位。
(2)招投标加分项:在大型企事业单位招投标、**采购等活动中,该认证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和资质门槛,提升企业竞争力。
(3)消费者信赖:认证企业可在产品及包装上标注“售后服务认证”星级标志,这一具有说服力的证明,让消费者选购更安心。
(4)服务标准化:通过认证意味着企业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标准,有助于强化服务管理水平,提升服务能力。
(5)服务持续优化: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,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口碑,还能通过持续改进服务质量,增强服务利润链的持续收益。
那么,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是否要求企业建立服务体系文件呢?
答案是肯定的。标准5.1.4.1条款明确规定,企业需针对售后服务中的各项活动和流程,制定相应制度和规范,明确产品/服务范围、职能设计、组织分工、运转机制,并以企业文件形式体现,形成完整的售后服务手册。认证过程需要依据这些文件和手册进行管理和实施服务,缺乏文件支撑,实施将无从谈起。这些归纳在一起的文件系统,即体系文件,也称为“服务手册”或“服务体系文件”。
管理体系认证与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,虽都含有“体系认证”字样,但二者有何区别?
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(1)名称及含义差异: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中的“评价体系”是标准名称,指对“商品售后服务”进行评价的系统,包括评价方法和指标。该认证是运用该系统对企业进行外部审核的过程。而“管理体系”指企业在质量控制上采取的管理措施集合,管理体系认证是对这些管理措施的认证,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,证明企业按照ISO9001标准进行了管理。简而言之,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关注企业服务能力,管理体系认证则关注企业管理措施。
(2)认证类别不同:根据《*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》,我国认证分为产品、服务、管理体系三类。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属于服务认证类别,颁发“服务认证证书”。管理体系认证则属于管理体系认证类别,颁发“管理体系认证证书”。产品认证则是对产品理化特性等的认证,如3C认证、**认证等,颁发“产品认证证书”。三类认证并列存在,性质不同,认证结果各异,不可混淆。
(3)评价要求与结果差异: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(GB/T27922-2011)是评价性质的标准,旨在评出优秀。认证结果证明企业按标准实施了售后服务,并达到特定星级(70分以上为达标级,80分以上为三星级,90分以上为四星级,95分以上为五星级)。而管理体系认证则审核企业管理方法和活动是否符合标准规定,无分值要求,不符合则不能通过认证。